手机:13548980880(邬老师)
18874019129(杨老师)
网址:http: //www.cslujun.com
邮箱:451211917@qq.com
地址:长沙麓谷高新区咸嘉湖西路469号
走近复读,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复读”,不是一个好听的名词,其中交织着许多泪水与汗水,包含了许多辛酸与无奈;“高四”,不是国家的规定学制,但却成为大多数高中固定的,有实无名的一个年级。瞩目复读,会有许多的故事让人感动;关注复读,会有许多的酸苦让人品尝;了解复读,会有许多的问题引人思考;走近复读,你将看到一个虽有一丝沉重,但却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世界。
火热的七月刚刚在无数高考考生的躁动中度过,高校招生工作还没有展开,而复读的热潮已席卷了全国各地。据报载,高考后,北京市各复读班报名人数都很可观,高分复读处处可见;哈尔滨复读班的生源爆满,高分复读人数远远超过往年;广东,上万名上线考生参加复读以再战明年。复读热一浪高过一浪,复读者的分数一年高过一年,复读者由不能上线被迫复读,转为自动放弃录取的机会主动复读。静目旁观,现在的高考,是所大学就有人争先恐后往里挤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在高校普遍扩招的情况下,却生出了一边有些高校招生难,一边复读热的现象。成绩好的学生把目光集中在名校和热门专业上,成绩一般的学生则为本科而奋斗。面对这高度激烈的竞争,面对这不断升温的复读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探求一下复读的历史;让我们走近复读的人群,倾听一下复读的故事;让我们融入社会,细细体察这关系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
形形色色的复读者
刘浩就读于山东一所普通中学,是一个自信而乐观的男孩,在今年的高考中,他考了一个不错的成绩,父母对他的成绩十分满意,可是,他却选择了复读。他说:我是自己决定上复课班的,当高考成绩刚刚下来的时候,我也觉得考的不错,老师们也夸奖我,同学们都要我请客,父母更是喜上眉梢,可过几天静下来再仔细想想,才发现成绩离自己预期的目标还差一截,我要上一个比较体面的大学,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其实,我的分数在我们学校是数得着的,可以上一个好大学的比较好的专业,可是我却不喜欢。我拼搏奋斗是为了什么?就为了上一个我喜欢的大学和专业。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上一流的大学,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就有了一个高的起点,赢,我要从起跑线开始。于是,我选择了复读。其实说真的,我觉得挺对不起父母的,去年一年他们牵肠挂肚的,吃了许多苦,刚刚高兴一下,我又选择了复读,又得让他们劳累一年。我也觉得挺为难自己的,去年高三一年晚睡早起天天学习,折腾了我整整一年!复读这一年我还要加倍地努力。不过复读一年,我觉得值,都说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人生抉择,为了自己的以后,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拼了。
与刘浩相比,同一所学校的李艳丽却显得情绪十分低落,她高考前五天病了,五天不吃不喝,低烧不断,但她还是进了考场,结果,她的分数距本科线还有10多分,不过这个成绩能上一个不错的专科或高职了,说起自己的高考,她眼含泪水,难过得直想哭,在土里刨食的父母,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花在自己的身上,可是……她的父母态度十分坚决:今年没考好,咱再考一年,你看现在的社会,没有本科文凭,找工作就难,什么事儿也干不好,你不能再像我们一样过一辈子了,再说,你小小年纪,在家里也帮不上什么忙,出去打工也没有多大出息,不如再上一年,也许能考上本科,奔一个比较好的前程。艳丽虽然情绪比较低沉,但就此上个专科学校也是十二分的不甘心,于是,复读大军中又出现了她的身影。
济南的刘明复读的决心相当大,她说,今年的分数虽然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刚上专科线,她连想也不想就去学校报名,选择了复读。理由十分简单,上专科工作太难找。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复读,不是因为没学上,而演变为是不能上自己满意的学校,上自己满意的专业。这将会继续延续下去。
勇往直前的后继者
当复读的人流涌进高中校园之时,刚刚升上高三的在校应届生是如何想的呢?如何面对复读的呢?
某高中应届高三学生张婷婷说:这可理解,就我来说吧,父母对我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有学上,跳出农门就可以了,以我现在的成绩,以及高校的招生情况,有大学上是没有问题的,起码,本科线上不了,专科院校可以任我挑的,可如果考不上本科,我会选择复读,上专科找工作太难了点吧。
就读于河北某重点中学的应届生小雯是一个很有头脑、有见地的学生,她说,近年来,“高分复读”已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无悔选择,名校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我想没有一个学生的心里不珍藏着一个考高分、上名校的美好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哪怕付出再艰辛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多年苦读,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在胸前别上一枚心目中最向往的大学的校徽吗?不就是为了奔一个美好的前程吗?有志者事竟成,补习一年算什么?补习两年我也能承受,我们还年轻,我们不怕失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邻居家叔叔是我的榜样,他18岁考上海洋大学,接着读研究生,毕业后到上海工作,现在有了如日中天的事业和美满幸福的家庭,从小到大爸妈一直把他作为我的榜样,鞭策我,激励我前进。现在,全家人都在饱含深情地默默地注视着我,我没有任何理由让家人失望。而且,经常读报纸的我发现,报上有很多高学历人才面临失业危险的消息,由此可见,惟有掌握真才实学才能在社会中生存,而考上名校,则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明年6月,我将与同龄人一样,坐在考场上进行关乎命运的决战。那时,如果我考不上自己最理想的学校,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作出再复读一年的选择,因为我有信心,有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心中无时无刻不在做一个上名校的梦。
一位成绩比较差的同学说:我的成绩不好,明年高考上专科线就不错了,我也不想复读,我知道凭我的实力,考上本科是十分困难的。可我的爸妈一定会让我复读的,他们都是普通的工人,没有能力为我找工作,且又希望我活得比他们强,复读上学在他们看来,是唯一的出路。如果他们让我复读,我会去努力拼一拼的,落个爸妈和我都无怨无悔。
“长江后浪推前浪”,复读总有后来人,面对这令人忧虑不安的复读,人们说。
众说纷纭话复读
山东某县多年教高三的一位老师说,作为老师,我心情十分矛盾,原则上说,我真的不希望我的学生复读,特别不希望已上录取线的同学复读,更不希望已上本科线的学生复读,因为,我还有下一届学生啊,一届一届,高三变高四,何时是个头啊。但理智告诉我,应该支持学生复读,道理吗?明摆在那儿,大势所趋,不上学不行,上专科择业要比上本科难的多,也不行;上普通院校与上名牌院校相比,差距更是如同天上地下,这简单的道理,谁不清楚?所以,很多学生来问我是否复读,我总是举手表示赞同。
一位资深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说,为什么有的学生要读名校,要上热门专业,理由太多了:
第一,就业形势好,大学生求职,所读大学牌子的响亮程度与求职成功指数绝对是成正比关系。读了名牌大学,意味着今后有好工作,考研和出国的机会大,有百利无一害的选择,不那么做,不是傻瓜吗?
其次,名校的奖贷助学金体系完善,能真正实践“不让一个优秀大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诺言,虽然表面上看,这个措施对每个大学生都是公平的,但事实上是朝重点大学倾斜的,我们单单看看各高校的奖学金列表就清楚了。名牌大学的奖学金多如牛毛,国家设立的,各大公司、集团设立的等等,打个简单的比喻,一个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在名校他可以获得数个甚至十余个不同形式的奖学金,但在一般的院校,他得到的可能不到前者的十分之一。
第三,名校成才的环境好,像北大、清华、中科大等名校,有些专业的考研、出国率高达70%至80%,清华大学某些专业基本上是本硕连读,并且开始尝试本硕博连读。与此同时,试问一些普通院校,每年考上研究生的有多少?至于出国,更无异于痴人说梦。我想每一个渴望成才、成大器的考生,都把选择名校看做如他们的生命一样重要,为名校而高分复读,这是可以理解的。
一学生家长说:亏了一年钱,赚了孩子一辈子,值得。
一位社会工作者说,高考虽一次,可对人的一生影响却极大,时间、精力、物力的投入倒在其次,重要的是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所产生的潜在的不利影响。不单是对考生,就是对家长,也必将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况且高考的变数是十分大的,若复读之后,被录取的学校更差,或者干脆失利,那对人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复读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啊。考生复读一定要慎重,考题年年在变,况且今年的教材有了比较大的变化,风险是很大的,能上大学就去上。选名校不如选好专业,也不见得比上名校的普通专业差,也不见得就业前景不好。在终生学习、终生教育的今天,大学并不是学习的终点。高考成绩不理想,还可以通过日后的考本、考研、远程教育等来弥补,只要你用心去学习,同样能成就一番事业。
世界很精彩,复读也无奈,众口各有理,如何去对待。
复读热中的冷思考
复读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复读的热潮不会因为一些人的反对而减退,也不会因某些人的赞成而永久,它是现在竞争激烈社会的必然产物,是现行教育体制的必然结果,在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把就业作为读大学的首要目的的今天,唯名校是问也罢,非本科不读也罢,莫不是社会需求的反映。在此问题上,无论是主动复读,还是被动复读,实质上学生和家长都扮演了极其无奈的角色。
作为学生和家长,不能一看到高考成绩不理想,难以进入好学校或不够录取分数线,就马上报名复读,其实,不管是复读还是选择其他的求学方法,作为当事者的家长和学生,应该理智地分析一下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从我国目前的教育方式和体制看,很多学生的早期的学习成绩优势是在家长的严格督促、老师的高强度教育、个人的超常努力(比如单纯地延长学习时间,反复多次的强化训练等)多方面的压力下取得的,即使是智力一般的学生也不乏学习成绩优秀者,但是,高中以后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智力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很多学生成绩在高中会有明显的滑坡。到这种时候,再严格的家长,再负责任的老师也无法代替学生自身的智力潜力。这时,如果没有一定的天资,学习成绩是难名列前茅的。我们只有接受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方面存在着差异的事实,我们才能尊重理解孩子,尊重理解自己。作为学生,上大学,上好的大学,这种欲望没有过错,但当你的欲望远远高于你的智力能力时,后果是灾难性的,欲望可能会把自己毁灭。客观地说,不考虑学生的智力结构和学习潜能,不考虑学习环境的差异,盲目的认为每一个人都适用于一个著名的公式:成才=99%的汗水+1%的天资,一旦遇到理想与现实出现较大差异时,无法正确面对现实就是必然的结果了,从而给自己心理造成巨大的心理负面影响。
复读是有风险的,在复读之前应冷静地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一下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的原因,以决定是否复读:
1.由于现在高考试题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自己的综合素质是否与其他同学有差距。 2.是否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临场发挥失常。
3.是否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实力。
4.成绩反映了自己的真实水平,凭借自己的素质,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否有进一步的提高。 无论是什么情况,都应冷静分析之后才能决定自己是否复读。如果选择了复读就要调整好心态,以一种承认失败,敢于面对失败而又不甘心失败的心态投入到复读中去。
面对现实我们只能说:复读,是无可非议的;选择复读,是没有错的;有错的是不能正确分析自己,盲目的选择……
云翼高复招生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