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13548980880(邬老师)
18874019129(杨老师)
网址:http: //www.cslujun.com
邮箱:451211917@qq.com
地址:长沙麓谷高新区咸嘉湖西路469号
文综:三科三个关键词
导读:离高考只有30多天的时间了,也是广大考生争分夺秒冲刺的阶段了,这时候增分的主要科目是综合学科,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云翼高复的教务处专门为考生搜罗了一些往年优秀考生的备考经验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出场人物:常旻钰,女,香港大学社会科学专业2013级新生,毕业于长沙市雅礼中学,以文综260名列湖南省单科第一名。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文综都处于“单相思”的状态,虽然听课听得津津有味,但考试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让人写字写得手抽筋的政治主观题,需要理科细胞的地理计算题,外加极度需要“人品”的历史选择题,让我一直风中凌乱、无语凝噎。不过到如今回首当年的彷徨挫败,这才似乎领略到刚进文科班的老师一句意味深长的“学文科就是要死去活来”。
政治关键词:刷书
很多人依然以为学文科就是死记硬背,其实这只是最浅的层次——“死去”罢了,在这个阶段谁也别想走捷径,都得乖乖啃书本。刚开始我极度排斥死背书,所以做政治主观题时往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别人眼里最容易的政治却成为我的短板,很多次连班级平均分没够得上。当我请教我们班政治第一名的同学时,他十分精简地总结了三个字:多背啊。当我问他考前怎么复习时,他说他会在脑海里想象一本政治书,然后把它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他还说之所以对教材这么熟悉有个诀窍,就是记住了书本上的图片和小学部分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一听顿时有了“返璞归真”的念头,回去就老老实实从目录开始一个字都不入过地刷政治书,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书上还有很多地方是我压根还没有扫荡过的,原来一些考题都是由相关链接这种易受忽视的小字部分衍生出来的。这样一发掘,我顿时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就这样,我断断续续把政治书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直到一问起某章,我就能在脑海里回放这一章有几课时,讲了什么内容,哪一段比较重要,在书页哪一位置。直到同学因为作业本不见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时,我下意识地安慰她: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你要想信作业不会凭空消失……当你对教材已经烂熟于心时,当你能把政治原理轻松地应用于日常生活时,做主观题就只是从已经分门别类处理过的知识库里提取相匹配的知识这么简单了。慢慢地,我在对付政治主观题时越写越顺手,总算有了“活来”的感觉。就算遇到今年高考那些别出心裁的题目,我以“题目在收外,答案在书中”自勉,凭借扎实的基础知识,最终获得了成功。
地理关键词:地图
我从初中开始就对地理不感冒,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个名副其实的路痴,更别提我高二还华丽地在地理这一科上挂过。但是不不说我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可爱的地理老师,顺带着我也觉得地理也可爱起来。怀着“不学好地理就对不起寻阿姨(地理老师的外号)”的想法,我总是一有时间就翻看地图册,哈尔滨三中出的考试地图册真是一本好书,内容很齐全,每次上课时老师讲到哪个地方我就会翻到那个区域的地图,然后把老师讲的一些知识补充在地图旁边,这本地图册基本上成为我的教材了。
所谓“地图有真相”,我觉得其实学习地理的关键就是地图。地理是大家公认的一门偏理科的科目,靠死记硬背绝对不靠谱。比如说,我们很难记得每个地区的年降水量这样一个数据,但是我们只要记住一幅区域干湿区地图,再加上一个地理那一块时,我更是地地图册爱不释手,因为它把每一区域的特点都列成一个表格,从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精辟的总结。我想这样不仅方便记忆,而且可以为答主观题进行分点作答提供一个大致的思维方向。别处地进的主观题虽说不像政治要求写那么多,但却要求更精细。打个比方,有一次我答案写的是西南季风,结果寻阿姨果断扣了我一分,义正言辞地告诉我,应该写“西南夏季风”,学地理季节意识这么淡薄怎么行呢?后来发现这种严谨是很有益的,高考时每一问每一小点的分值都很大,务必先想好再动笔,把最有可能得分的放前面,各要点之间不要有重叠,关键词要凸现出来,这样才能一击必杀、不留后患。
历史关键词:直觉
历史选择题一直让我心怀忐忑,我还记得当初拿着错了11选择题的月考卷时那种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严重动摇的心情,那段时间我对选择题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感觉,往往一道题纠结好久最后还是选了个错的。然后悲愤之下我不能免俗地买了本《小题狂练》,但老实说我还是不喜欢刷题这种方法,成本高收益小,还不如有空去刷书。
之所以高考历史选择题全对,我好像只能归功于直觉。不要觉得这太玄乎了,直觉可不是凭空跳出来的,做题时的直觉其实是知识积淀的结果,就像刷政治书那样,历史书我前后看了不知多少遍。重复或许会令人感到单调,很需要需耐心,但却是必要的。我十分赞同这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做历史选择题很多时候和做语文应用文阅读有异曲同工之妙,我通常先忽略选项而将题干看做短小文本,将题干最后一句看作设问,通读一遍心里大致就能如柯南灵光一闪一般总结出一个自己的答案,再与四个选项相对照,最后选择与自己的直觉最契合的答案。当然,如果你没有读懂题意的话,宁肯再多读几遍也不要轻率做选择,磨刀不误砍柴工!有句忠告:相信大脑的第一反应,不要轻易回头检查(其实一般没时间检查),如果不是理解错了题意的情况就不要随意更改答案。大题部分其实就是更像语文阅读题了,记得当初老师教授我们大题冲关秘籍时,就以句号为分界点将材料分层,然后逐句解读,转换成答案。所以大家一定要修炼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啊!
回头看看自己的所谓经验之谈,其实很大一部分是他山之石,或许我的优点就是能从善如流吧。在学校里,老师、同学都是你不可多得的资源,千万不要犹豫云向他们请教,即使你认为学不到什么,彼此间的交流也能拨开你心头的浓雾,让你更能看清自己。最后,我想送大家一句泰戈尔的一诗“最好的往往在最不经意间到来”,就算考试经常结果不佳,我也始终相信这句话。心无杂念地付,顺其自然地前进。然后不知不觉中,再回头一望,发现原来自己经走过了这么多路。
长沙云翼高考补习学校转载